英语老师主动找我补生物课: 意外的学科跨界辅导
生物课的补习,并非我预想中的形式。不是课后延堂,不是周末的密集辅导,而是来自英语老师的主动邀约。这个学科间的跨界辅导,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英语老师,李老师,是一位经验丰富、教学风格活泼的老师。她擅长运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讲解复杂的语法,课堂气氛轻松活跃,深受学生喜爱。而我,在生物课上,常常迷失在繁杂的知识体系中。尽管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,但课堂上的理解总觉得欠缺了些许深度。
李老师注意到我的困惑,主动找到我。她并非直接教授生物知识,而是从英语的角度切入,寻找知识的共通点。她用流利的英文解释细胞结构,并用相关的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来描述生物现象,这让我惊讶于英语和生物知识的内在联系。例如,在讲解细胞膜时,她用“selectively permeable membrane”这样的专业术语来强调其选择透过性,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概念。她还会将生物学中的概念转化成精炼的英文表达方式,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。
我们的补习课,并不像传统的辅导课那样枯燥乏味。李老师会利用一些有趣的英语学习材料,例如一些关于自然科学的英文文章,将生物学知识融入其中,激发我的学习兴趣。同时,她还鼓励我用英文进行思考,总结生物学知识,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。
这种学科间的跨界辅导,让我受益匪浅。我不仅加深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,更重要的是,我发现生物学和英语学习可以相互促进。例如,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,我需要理解“photosynthesis”这个词的含义,并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,而这会提高我对生物学专业术语的掌握。通过这种跨界的思维模式,我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
这次意外的生物课补习,让我认识到知识间的关联性,以及不同学科的互补性。在李老师的引导下,我不仅提升了生物知识的理解,也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,更重要的是,我领悟到学习的乐趣并非局限于某个学科,而是应该在不同知识领域之间寻找联系,探索知识的本质。